1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用人单位主要从事印刷电路版制造,行业分类属于“三、C制造业-(二十七)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采用的原材料、主要生产工艺和产品等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与其所列行业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基本一致,故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职业病危严重。
2 综合结论
用人单位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噪声、工频电场、高温、紫外辐射)、粉尘(环氧树脂粉尘)、化学物质(丙酮、丁醇、二氧化氮、二氧化锡、氨、氟化物、过氧化氢、甲醛、甲酸、磷酸、硫化氢、硫酸、氯、氯化氢及盐酸、氢氧化钠、溶剂汽油、碳酸钠、乙醇胺、乙酸、乙酸乙酯、乙酸戊酯、乙醛、聚合氯化铝、2-丁氧基乙醇)和其他化学物质(碳酸钾、对苯二酚、二甘醇、乙二胺四醋酸钠)等。用人单位总体布局、建筑物内功能布置、设备布局、建筑设计卫生等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等规定的要求。
用人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落实未到位:电镀车间、文字印刷车间、热风整平车间的操作位排风罩控制风速不达标。
职业健康管理执行不到位:用人单位未提供2019年-2021年离岗体检资料,且2019-2021年职业健康检查体检危害因素和人数不全;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未落实:用人单位成立于1994年,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尚未施行,因此本项目无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审核、审查的相关文件。
职业卫生检测部分检测结果不合格:冲床操作位、喷锡机操作位、热风整平前处理线、热风整平后处理线噪声超标,铜回收过滤网操作位、巡检操作位照度未达标。电镀车间、文字印刷车间、热风整平车间的操作位排风罩控制风速不达标。
应急救援设施设置不全:未在危废暂存间门口设应急冲淋、洗眼装置。
部分个体防护用品型号为提供。
由此,建议用人单位应落实本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意见、能整改的尽快整改,不能整改的应提出建议和相关补充措施,尽快使职业病防治工作逐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以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